当前位置: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

我国化纤业创牌“名利”双收

发布时间:2016-03-29    来源:中华纺织网    点击次数:113

   “十三五”期间,持续推进“供给侧改革”和“增品种、提质量、创品牌”的“三品”战略,是我国纺织行业两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。在这一过程中,年产量约4422万吨(2015年1~11月)、占国内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份额高达82%的化纤产业,如何切实有效地贯彻这两大战略,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。
 

      值得指出,“十二五”期间,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、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等部门的推动下,依托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这一创新型活动,“中国纤维”这一公共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大大提升,入围企业和行业的利润率也得以提升,从而为化纤行业实施“供给侧改革”和“三品”战略、依靠“软实力”驱动转型升级作出生动实践。
 

       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指出,“供给侧”改革的重要任务,是要改善供给,引导企业生产出更好的、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。“三品”战略则强调增品种,提质量,创品牌。回顾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走过的历程会发现,发布活动非常契合这两大发展战略。“我国一直致力于打造和提升‘中国制造’的品牌形象。活动推出的初衷,是希望打造‘中国纤维’品牌,提升‘中国纤维’在国际市场的整体形象和竞争力。而只有‘中国纤维’强,才意味着中国企业生产的化纤产品是最好的。同时,活动的创办,就是致力于引导企业改善产品供给,再对照‘三品’战略,更是完全合拍。可以说,纤维流行趋势发布活动就是‘三品’战略在纺织行业的具体体现。”端小平这样强调道。
 

诞生承载重要使命

      不同于服装服饰、家纺等终端行业可以通过在各大城市的主流商业街、百货店和购物中心广设店铺等方式打造品牌,化纤属于上游原料行业,并不直接面向消费者,采购其产品的为纺纱和织造企业,因此化纤企业和产品如何融入流行趋势,如何打造品牌,实在是考验着行业的整体智慧和创新能力。
 

      从国内化纤行业此前多年的发展模式和轨迹看,品牌“魅力”对于大多企业辉煌成就的取得并未凸显明显价值。
 

     “十五”、“十一五”期间,虽多次面临波段性周期调整,但整体看,中国化纤行业依靠产能和规模驱动,在世界化纤市场可谓上演了一出“神话剧”,行业各项指标年均两位数的增速实在是稀松平常。例如,“十一五”期间,全国规模以上化纤企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为13.7%,化纤产量年均增长13.2%。化纤占我国纺织纤维加工量的比重由2005年的63.4%提升至2010年的70%。


市场论证的品牌价值

     “十二五”期间,“中国纤维流行趋势”发布活动连续发布了4届。今年3月16日~18日,在国家会展中心(上海)盛大举行的“五展联动”期间,以“颠覆与重塑”为主题的“盛虹·2016/2017中国纤维流行趋势”将重磅发布,这是中国纤维流行趋势进行第五届发布。
 

      5年来,“中国纤维流行趋势”发布活动的形式越来越丰富,内涵越来越丰满。首届发布时,还只是采用简单的PPT介绍所推介的纤维品种。而随后,陆续推出“纤维艺术设计大赛”、微电影视频播放等形式,并与金顶奖设计师武学凯联手进行时装走秀发布,与香港理工大学等单位合作进行时尚汇发布,并在每年纱线展现场开展系列丰富的活动。


     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调查数据显示,2012/2013年度的发布活动拉动相关新产品销售收入160多亿元,增加行业利润总额10多亿元;2013/2014年度的发布活动拉动相关新产品销售收入360多亿元,增加行业利润总额约15亿元。连续几年入围产品的平均销售利润率超过18%,是行业产品平均销售利润率的4.8倍。
 

       对于“十三五”期间继续推进“中国纤维流行趋势”发布对于整个化纤行业的重要意义,端小平表示,化纤行业应该继续通过加强技术改造、创新产品研发等“软实力”打造来推进行业发展。纤维流行趋势发布活动将继续发挥独特魅力,依托该活动,持续提升“中国纤维”的竞争力和影响力。化纤企业也应该更加积极地融合、跟进纤维流行趋势发布,进行企业品牌的推广和建设,寻求更具内涵的发展模式,提升长远竞争力。

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公司地址: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人民路街道港兴路52号维多利亚广场B楼31层 辽ICP备19009813号-1

辽公网安备 21020202000373号